艺术活动结伴行本周活动
流程
6月9日14:50
OCAT西安馆馆外集合
15:00-15:30
OACT西安馆夏季展览导览
15:30-16:30
路---凯伦 史密斯对话马秋莎
嘉宾:马秋莎
16:40
活动后交流,合影留念
福利
留言点赞数前三的小伙伴
将被邀请参加开幕式当晚派对活动
(截止到6月9号10:10)
报名方式
文末留言即可
OCAT西安馆 | 夏季展览
马秋莎:路
展览时间:2018年6月9日至8月26日
马秋莎称自己的艺术实践与生活经历是不可分的:全然来自现实生活的冲突与窘境;并被她缩聚在与父母——两代人之间文化隔阂的层面。
展览“路”回溯马秋莎最近十年来对这一特定现象的艺术表达;其中包括视频装置、以摄影或装置形式呈现的作品实例。选取的9件作品中,《牛奶》系列作为最早的作品诞生于2008年。此次展览则由2011-2012年创作的《雾》系列开启;每件作品都从艺术家的个人记忆或经历出发,用细腻甚至朦胧的材料进行表现。
© 马秋莎 牛奶系列
8通道录像/录像截图,3'46'',2008
2016年的《沃德兰》系列装置作品,则通过收集到的不同年代的袜子呈现出创作材质的相似转化。
© 马秋莎 沃德兰-墨
尼龙袜,水泥板,木板,树脂,铁
123x123cm,2016
展览“路”还含括了对艺术家后续创作影响深远的录像作品《我所有的锐气源于你的坚硬》(2011)、《虹》(2013)以及《火星》(2016)。三部单频录像强调了马秋莎在这段时期里所采用的观察角度的转变。“我早期的作品聚焦在个人感知及个人存在,以它们作为一种方式来理解父母一辈人的集体经历”,她说。“之后我尝试将个人经验引入到公共空间。在个体和群体、公共场所和私密空间之间进行切换。
© 马秋莎 火星
单频录像,2016
关于艺术家
马秋莎,1982年出生于北京。,现工作、生活在北京。其个展包括:“History Repeats Itself (历史重演)”,MIMA,UK,2018;“马秋莎:沃德兰”,北京公社,北京,2016;“BKMQ: Bettina Krieg & Ma Qiusha”,SMAC,柏林,德国,2015;“马秋莎:纸上作品”,北京公社,北京,2014;“马秋莎:Raw”,北京公社,北京,2014;“马秋莎”,华人艺术中心,曼彻斯特,英国,2013;“马秋莎:静电”,北京公社,北京,2012。
OCAT西安馆 | 夏季展览
“城市地理:
一场关于西安历史的想象”
艺术家:蔡龙飞、崔凯敏、郭海强、郭涛、郭凤怡、贺天琪、胡昀、潘剑、潘旭、石珩伯、王超、谢思冲、杨双庆、耶苏、阎洲、张亚谦
策展人:杨西
展览时间:2018年6月9日至8月26日
夏季,OCAT西安馆将西安角项目空间扩展至整个一层展厅,带来一场对西安进行特别关注的大型群展。西安角项目于2016年推出,作为推介西安地区艺术家的平台,也使受邀于OCAT西安馆的其他国内外艺术家了解到鲜明的本土特色。
“城市地理:一场关于西安历史的想象”是通过城市的地理变化作为展览的轴线。其根据西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更迭将展览分为五个章节,如同一部小说的起承转合,将这个城市带给人们的丰富想象呈现出来。对于“西安”而言,它并非只是单纯的地域概念,而是承载着一个它曾经有过的现实。这实则是一种隐喻、一个预言、一段故事抑或是闪现的灵感…… 因而,这次展览将通过多位艺术家的创作尝试,探寻出西安丰富的历史以及可见的机遇,强化出西安既是一个地点又是一种提供想象空间的感觉。
郭凤怡 华胥氏
彩墨、宣纸, 620×70 cm, 2006
图片由长征空间提供
展览将以两年来“西安角”项目的参展艺术家为主,并在每个章节中都会加入新的艺术家来介入探讨,通过他们的背景和新一次的想法,形成不同的意见,与这座城市的地理产生互文关系。
© 耶苏 刺菻
装置, 尺寸可变, 2016
展览现场将会通过“巫象与心象”、“遗迹与往昔”、“山水与风景”、“市景故事”、“未来?转向?”五个章节进行串联,将“西安”定格为一个历史文化的“吞噬性”场域,让观者沉浸在这场有关历史的想象中。在面对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希望重新强调在地观察的重要性,而并非只是单纯地炮制视觉上的索引。因为,无论什么时代、何种地区,如果作品不能和当地文化产生有实质关联的对话,奢谈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 潘剑 天空 2015-1
布面油画, 225x400+225x130cm,2015
OCAT西安馆 | 夏季展览
裴丽:“穿梭门”
展览时间:2018.6.9-8.26
OCAT西安馆夏季展览将在二层展厅带来新媒体艺术家裴丽的首次机构项目展出。面对生命结束我们该如何接受——艺术家由此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裴丽的创作灵感来自她儿子提出的一个问题,但更直接的影响来自她祖父的离世以及面对悲伤她所作出的反应。
2016年,裴丽的爷爷去世。裴丽说,“爷爷葬礼结束之后,我回到北京黑暗的书房,被难以言尽的哀伤所吞噬。我不能睡,也无法写,于是我开始画画。绘画的过程仿佛让我和爷爷取得了联系,让我平静下来。”好比电影《寒枝雀静》,裴丽说爷爷的过世让她开始反思作为艺术家的存在,以及如何去呈现经历给予的感知。随后便诞生了包括《穿梭门》在内的四件作品。
© Pei Li | greater NEW YORK
aluminum panel, 60x60cm, 2016
展览中的主要作品《穿梭门》,是一面骷髅墙,裴丽以自己的方式将393个骷髅描绘在104幅小画上,材质是铝板油画。“有一天在我做装置的加工厂里,发现了在地上角落堆放的铝板,”她解释道,“我决定尝试在上面画画。每一块铝板的表面纹理都不一样,因此做了很多材质的测试。
展览中的一件声音装置作品来自于“空的声音”,最后一部分是一件录像作品,像是整个展览的记录;将展示骷髅墙的制作过程以用来阐释艺术家关于本次展览作品创作背后的概念及驱使她创作的原由。
© Pei Li | Skull
oil on aluminum panel, 60x60cm, 2016
关于艺术家
裴丽,1985年生于江苏常州。2016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和工作与北京、广州。个展包括:“第三者——小小灰”,BANANA艺术空间,南京,2018;“大纽约”,凯尚画廊,纽约,2016;“Ms P Project”,空谷艺术空间,杭州,2014;“P计划”,798地一现场,北京,2013;“P一代”,站台中国,北京,2012;“#9裴丽”,泰康空间,北京,2010。自2007年至今,裴丽的作品被选入多个国际美术馆及艺术机构的群展中,包括:“第二届CAFAM未来展”,北京,2015;“未来的回归: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美国,2014;“ReMix”,伯里艺术博物馆及雕塑中心,曼彻斯特,2014;“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卡布索美术馆,挪威,2013;“FAT ART”,今日美术馆,北京,2011。
除此之外,OCAT西安馆在6月10日下午将举办“艺术家对话”讲座,欢迎各位届时参加!
时间:2018年6月10日15:00-16:30
主题:想象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想象----以西安为例
嘉宾:“城市地理”参与艺术家
主持:杨西
以上图文完全来自OCAT西安馆,爱看展的你,少不了关注OCAT西安馆公号
AND我们艺术活动结伴行,多一个人关注,standfast会很高兴的!